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充分利用暑假时间,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佳时期。为了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传递下去;为了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了让青年学生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之党史学习教育团”的闪闪红星小分队,为探寻红色记忆走进各地红色圣地,开启了一段深刻而又意义的红色之旅。
【定州篇——李昊霖】
闪闪红星小分队成员李昊霖于8月12日在河北省定州市红街进行参观学习,本次红色教育实践分为三个部分:百年回望、英雄事迹、现代建设。
以史为镜,百年回望中汲取信念的力量。李昊霖同学在百年回望主题区,通过观看每一个展牌,进行党史再现,回首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百年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从历史的足迹和深刻的教训上,再次铭记建党的初衷和人民的本源,深刻认识到我们党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要到哪里去?重温使命,坚定信念。
饮水思源,英雄事迹中汲取奋斗的力量。李昊霖同学在红街英雄事迹墙中,看到一个个时代英雄用自己的坚强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深刻体会到那一代人努力奋斗,浴血拼搏的崇高理想。
戮力同心,现代建设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现代建设专区,展示了我国在新时代中的建设成绩,介绍了我国的兵种以及国防安全,李昊霖同学明白我国正在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担负起这一代人的使命,学好党史课,积极去实践,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本领。
【承德篇——兰静】
闪闪红星小分队成员兰静于8月10日在河北省承德市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青山碧水埋忠骨,热河热土育英魂。热河是民国时期关外东北四省之一,省会承德。正如“热河”名字那样,很多热血沸腾、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这里发生。革命烈士董存瑞、民族英雄孙永勤等一大批优秀人物争相涌现,谱写着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史诗。
走进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依山就势的九十八级台阶。当地的人们将之解读为:炎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九一八”国难,不要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战争期间对于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不要忘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
热河人民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精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岁月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浴血奋战,为谋求解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从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的金丹教起义,到铧子沟人民的抗洋拒官斗争;从坚守千里“无人区”,到积极参加晋热察战役,热河人民始终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承载了革命先烈爱国保家、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记录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勇于抗争的艰辛而光荣的民族历史。“英雄战场殉横魂,忠国爱家誓不分。终使白骨撒神州,亦使热血化粉尘。”这正是热河大地英雄军民形象的真实写照。
“永生的士兵英雄的团队,战旗上不朽的名字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热血铸丰碑……”董存瑞,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1948年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年仅19岁。71年前,他手举炸药包的英雄壮举,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为我们树起一座永远的历史丰碑。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努力生活。
【保定篇——曹启茹&邓兆伦】
闪闪红星小分队成员曹启茹于8月1日在河北省保定市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是一所小四合院,小四合院虽面积不大,但设计考究。严整对称,青砖布瓦,古朴典雅。走进庄严肃穆的展厅,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场景,一件件文物,激荡人心,发人深思。
“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一页。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批有志青年为了寻求富国强邦,为了寻求真理,为了找到一条真正能适合中国的振兴之路,不远万里漂洋过海远赴他乡,最终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以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输入做出了毕生的贡献。通过参观纪念馆里的文物照片和讲解员的细致讲解,深切体会到先辈们为中国的振兴做出的艰辛努力。
闪闪红星小分队成员邓兆伦于8月8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党的一百年,就是奋斗的一百年。从建党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改天换地”的中国。一艘小船诞生了一个百年大党,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强大,源于始终如一地肩负时代使命的气质和品格。正式有如白洋淀的战士们、狼牙山五壮士等等先烈的奉献,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唐山篇——董兆月】
闪闪红星小分队成员董兆月于8月13日在河北省唐山市马家沟村进行参观学习。马家沟村位于迁西县的东莲花院乡,东部毗邻迁安市,北距县城2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村中有南北走向街道1条,房屋多为随山就势砖石木结构尖顶瓦房。
清光绪年间,这里原叫贾家沟村。马氏兄弟俩来到这里,起初给贾家大户看山护林。后由于贾家败落,把部分山场卖给马家兄弟。贾家人丁不旺,人口逐渐减少,最后搬走。马家人丁旺盛,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后改村名为马家沟村。
马家沟村共110户,340口人。耕地面积277亩,林地4200亩,果园400亩。姓氏有马、李、董、张、王等姓,以马姓居多。“河北国学第一村”,为红色研学打基础,打造李运昌抗日战争根据地、马家沟村史馆。朴实与高雅并存,文明与自然和谐,现代与历史交融,这里就是集国学文化、抗战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民风淳朴、人文荟萃的河北国学第一村———马家沟国学村。
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革命堡垒村。为掩护革命者的行踪和保持秘密联络,就把这里化名为“玉马村”。由于这里对汉奸、特务深恶痛绝,来一个消灭一个,他们把当地人都看成“红胡子”,因此又把这里叫“马胡子沟”。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通过暑期党史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加强了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丰富了我们思想水平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理念。
党史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永远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年轻大学生去学习,去传承。作为大学生党员,更加要求我们要懂党史,学党史,悟党史,不断发扬先辈精神,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投入到祖国的发展建设中。
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革命堡垒村。为掩护革命者的行踪和保持秘密联络,就把这里化名为“玉马村”。由于这里对汉奸、特务深恶痛绝,来一个消灭一个,他们把当地人都看成“红胡子”,因此又把这里叫“马胡子沟”。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通过暑期党史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加强了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丰富了我们思想水平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理念。
党史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永远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年轻大学生去学习,去传承。作为大学生党员,更加要求我们要懂党史,学党史,悟党史,不断发扬先辈精神,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投入到祖国的发展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