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社会实践|“沧影狮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沧州开展非遗脉搏的数字解码行动

发布日期:2025-08-29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号召,我院“沧影狮迹”团队发起“非遗脉搏的数字解码行动”,深入河北沧州沧县,以镜头和数字技术深度记录国家级非遗项目——沧县狮舞,致力于让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基地访谈:触摸狮舞的历史脉络


团队首站抵达刘吉舞狮传承培训基地,与传承人康华路进行深入交流。沧县狮舞兴起于明清,以“武狮”为特色,刚劲有力、喜庆热烈。谈及传承,康师傅感慨,尽管培训免费,但由于学业压力大,愿意吃苦学艺的年轻人日益减少,狮舞技艺面临传承困境。团队不仅拍摄了珍贵的老狮头、表演道具等实物,也真实记录了这些背后的坚守与挑战。

亲身体验:感受狮舞的技艺精髓

为更直观地呈现沧县狮舞的魅力,团队成员商文宇向传承人拜师学艺,亲身体验狮舞技艺的学习过程。马步摆臂的基础打磨,到狮头起落、眼神灵动的神韵雕琢,亲身感受“舞形易,舞神难”的传承密码。“穿上狮衣,力量与责任同生;摇头摆尾间,腰腹协调、力道拿捏,差之毫厘便失灵气。”他的体悟,折射出狮舞传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坚守。

园博园展艺:定格狮舞创新活力

走进沧州园博园,团队以园林为幕、镜头为笔,记录成员学艺成果。将沧县狮舞的刚劲灵动,融入园林山水间,传统技艺与自然人文交融。通过多场景拍摄,留存狮舞动态之美,以镜头定格青春传承姿态,让沧县狮舞从民俗舞台走向大众视野,激活非遗传承的青春动能。

运河馆联动:探寻狮舞的文化根系

随后,团队走进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将狮舞与运河文化相连。馆内“大运河与民俗文化”展区还原了古代运河边狮舞表演场景,展现出运河如何让沧县狮舞从本地民俗走向更广阔舞台,成为运河文化的重要部分,这种“非遗+博物馆”模式清晰呈现了狮舞的文化根系。

“沧影狮迹”团队以年轻化、国际化为方向,通过短视频、潮牌联动、数字产品等多种方式,推动传统与潮流结合,不仅是对沧县狮舞的致敬,更是践行文化自信的实际举措。我们期待更多青年力量共同参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持续发光发热,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非凡魅力!



终审:党委宣传部



管理员邮箱: webmaster@hebuet.edu.cn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汇安路39号  邮编:050091  校办电话:0311-89653598    招生电话:0311-89653577/88/99